位置 > 资讯 > 内容

诺德股份实控人时隔半年两次被证监会立案 牵涉出洪田股份等

2025年4月25日,诺德股份(600110.SH)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陈立志、董事许松青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是继2024年9月因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后,诺德股份一年内第二次卷入监管风暴。

此次立案与洪田股份(603800.SH)的关联交易直接相关。根据洪田股份2024年年报,其8家客户的控股股东均为诺德股份,双方全年关联交易额达4.05亿元,占洪田股份营收的29.48%。然而,审计机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指出,洪田股份无法判断其股东与诺德股份及相关方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关联关系,导致年报被出具保留意见。上交所问询函进一步要求洪田股份说明关联交易定价是否公允、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

值得注意的是,诺德股份旗下子公司西藏诺德科技曾持有洪田股份5%股权,虽减持至4.99995%,但仍通过其他关联方与洪田股份保持密切联系。市场质疑,双方可能通过“技术性减持”规避关联交易披露义务,进而实现利益输送。

2024年9月6日,诺德股份(600110.SH)及公司董事长陈立志、副董事长许松青、董事会秘书王寒朵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公司在2024年4月披露的云财富期货收购案中存在重大信息披露瑕疵。

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2月6日,诺德股份与交易对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并支付8000万元定金,但直至4月9日才正式披露该交易,延迟近两个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在问询函中明确指出,标的公司云财富期货2022年净利润为-5574.22万元,占诺德股份当年净利润的15.82%,属于应当及时披露的重大事项。而公司对此的解释是"内部决策流程复杂"和"尽职调查尚未完成",但这一说法未获监管认可,最终被吉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上交所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监管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云财富期货并非优质资产。该公司连续多年亏损,2022年净利润为-5574万元,2023年仍未扭亏,且在期货行业150家公司中排名仅为BBB级。诺德股份计划以4.55亿元收购其90.2%股权,评估增值率高达46.39%,但交易对方未提供业绩承诺,这引发市场对交易合理性的质疑。上交所曾要求公司说明"高溢价收购亏损标的的协同性",但公司回复称"看好期货行业前景",这一解释未能消除监管疑虑。

立案调查对诺德股份的经营产生了直接冲击。2024年4月21日,公司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原计划收购湖北诺德锂电材料37.5%股权,但因立案调查尚未结案,交易基准日已失效。这一重组涉及关联交易,若成功实施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最终折戟于监管风险。

立案调查背后,诺德股份的经营状况已陷入“营收增长、利润暴亏”的困境。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4%至52.7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3.52亿元,同比暴跌1387.59%;扣非净利润亏损4.15亿元,亏损额较2023年扩大209%。

对于这家曾以"锂电铜箔龙头"自居的企业,锂电铜箔市场产能过剩加剧,加工费持续走低。2024年6μm高端铜箔加工费降至1.7万元/吨,较2022年峰值下跌68%。同时,铜价上涨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10.4%降至6.31%,净利率为-6.99%。2024年国内锂电铜箔产能突破140万吨,远超市场需求,行业开工率不足60%。诺德股份虽布局极薄铜箔和固态电池材料,但高端产品占比不足,低端产能拖累整体盈利。

2024年6月,诺德股份因陈郁弼"市值没500亿我切腹谢罪"的不当言论被上交所监管警示。现在市值仅为53亿,较2021年高点缩水超80%。

可以说,诺德股份表现出的问题体现了一定的共性,在技术迭代加快,产能过剩严峻,监管逐步收紧,实控人对于资本市场的理解共同作用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免责声明:作品来源于媒体,转载是出于传递信息之⽬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