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湖北消费金融因“违反信用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被罚72.7万元,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姜某等两名管理人员也一同被罚。
湖北消金官网公告回应称,处罚决定书中指出的是公司前期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处罚决定。“此次处罚涉及的问题为历史阶段性事项,并已于2024年全面完成整改,不影响公司现有业务正常开展及长期稳健经营。”5月8日,湖北消金方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经营业绩方面,截至2024年底,湖北消金总资产188.66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4.85%;贷款余额164.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6.42%。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4.6%。
在规模快速扩张时,湖北消金在风控与合规方面似乎仍有“补丁”要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合作平台被指违规收费变相增息。
罚单剑指征信违规
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湖北消费金融因存在“违反信用采集、提供、查询相关管理规定”行为,被处罚款72.7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
同时,对时任湖北消金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姜某罚款7.2万元。时任湖北消金营运科技中心总经理戴某晓被罚4.2万元。
结合违规事由以及“双罚”涉及的部门,此次违规或涉及征信领域。记者注意到,《征信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在信用采集、提供、查询相关方面,均有作出明确要求。
其中,《条例》第七条规定,采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采取合法、正当的方式,遵循最小、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第二十三条规定,信息使用者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查询个人信用信息时取得信息主体的同意,并且按照约定用途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第十八条规定,征信机构在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过程中发现信息错误的,如属于信息提供者报送错误的,应当及时通知信息提供者更正。
从近年来对消费金融机构的处罚来看,征信问题属于机构易“踩雷”区。此前中邮消费金融、哈银消费金融、晋商消费金融、蒙商消费金融等机构曾因征信管理问题被罚。
有行业人士表示,此次湖北消金在进行信用采集、提供、查询时未履行《征信业管理条例》,反映出该公司内部在征信管理方面缺乏完善、有效的合规流程。可能是在公司业务快速拓展期,合规配套措施未能跟上资产规模增长。
湖北消金近日发布的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188.66亿元,比年初增加48.75亿元,增幅34.85%,其中贷款余额164.58亿元,比年初增加43.93亿元,增幅36.42%;总负债170.23亿元,比年初增加47.19亿元,增幅38.35%。
湖北消金成立于2015年4月,近年来,公司营收在波动中增长,净利润则有些“原地踏步”,2022年、2023年湖北消金的净利润分别为1.21亿元、1.26亿元。
2024年,在业务拓展策略升级等策略发力下,湖北消金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增长24.6%,盈利水平迎来了明显提升。
对于本次罚单,湖北消金官网公告回应称,处罚决定书中指出的是公司前期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处罚决定。“此次处罚涉及的问题为历史阶段性事项,并已于2024年全面完成整改。”5月8日,湖北消金方面向记者表示。
加强合作平台,发展线上自营
据年报披露,截至2024年末,湖北消金累计为全国超过1900万个人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累计发放消费贷款超1100亿元。
作为一家开业十年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湖北消金在展业前期也曾经历一段业务探索期,旗下产品经过了多次的更新换代。
据官网披露,自2016年以来,公司已有14款产品停止服务,包括乐居贷、嗨森贷、嗨享贷、嗨保贷、光伏贷、信用贷等等,其中最近一个“乡村消费贷”于2024年4月停止投放。
官网显示,目前湖北消金主营成新贷、菁英贷、成长钱包三款产品,分别面向新市民、受薪人士以及互联网消费群体发放。
“目前我司业务全力转向新市民业务小额信贷产品的开拓”,湖北消金方面表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湖北消金成长系列产品中针对新市民客群累计投放金额达52.25亿元。其中,线上成长钱包系列产品投放 51.19亿元,线下成长快线系列产品投放1.06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发展线上自营业务。据湖北消金方面介绍,公司一方面自建“成就贷”小程序,同时,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升级产品功能,提升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加强平台合作,拓展线上自营业务范围。
记者获悉,随着消费金融公司陆续推进线上化转型,目前第三方导流模式成为行业主流。这些互联网平台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除了推荐客户,其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信用评估领域也被广泛应用。
通过间接使用大量有效替代数据信息,消费金融公司将信贷服务快速渗透到传统征信体系外的金融白户,成为优化风险定价、提升风控管理水平的外源信用类数据支持。
不过根据《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等不得通过与相关平台机构的业务合作而直接获得个人信用信息(即征信“断直连”),2022年以来网络平台机构就此被要求进行整改。
此次湖北消金被罚,是否和合作的第三方平台征信“断直连”整改不到位有关?对此,湖北消金方面表示我司目前不存在“断直连”整改不到位的情况。
不过,记者注意到,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确实给湖北消金带来了不少“麻烦”。
官网显示,湖北消金旗下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区间为5%-24%。然而从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来看,其综合借款成本远高于上述利率水平。
有消费者反映,近期向通过融360平台向“众攒宝”借款12000元,出资方为湖北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每期应还1211.80元,包括本金972.80元,利息60元,融担费179元。
此外,消费者还被了一个强制捆绑商品分期订单,商品分三期,费用每期还款914元。消费者认为,每期的还款中已收取利息和融担费,商品分期属于捆绑销售等同于高额利息,且消费者也未使用或收到任何商品,因此投诉湖北消费金融通过捆绑商品分期收取高额利息。
消费者借款12000元,每期还款1211.80元,由此计算年化利率(IRR)已经达到了37.04%,再加上三期商品分期账单2742元,其综合利率水平明显不合规。
记者关注到,目前仅黑猫投诉上,近30天内和湖北消费金融相关的消费者投诉有147条,累计2781条,多数投诉中公司多是作为万卡、芸豆借款、攒花、金瀛花等互联网贷款平台的资方被一同投诉。
湖北消金对于合作方通过捆绑商品分期变相增息的做法是否知悉?对于投诉突出的合作机构公司是否进行了处置?
对此,湖北消金方面回应称,融360平台曾是公司的合作方,但未与“众攒宝”平台进行合作,对于“众攒宝”平台收取费用的情况公司并不知情,并表示公司在与平台方的合作中,严格遵循监管规定,要求借款人承担的总综合费用不超过监管规定的上限。“如遇第三方收取的费用超过监管规定水平范围,我司将要求平台方及时联系客户,并退还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费用,以保障客户权益。”
在日常投诉处置方面,湖北消金方面表示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网络投诉处理质效,对于合作机构投诉数据持续监测,对投诉突出且配合度超出管理要求的合第三方采取暂停、停止合作等管理措施。未来公司将始终按照监管要求落实对合作平台的监督管理,敦促合作平台依法合规经营,共同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